原理:
冲沉土层铺管是一种将管道沉入预先冲挖好的土层中的管道铺设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高压水枪等设备将管道下方和周围的土层冲散,使管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到设计的埋设深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控制冲挖的速度和方向,以及管道下沉的速度,可以确保管道准确地铺设在预定位置。
施工流程:
(1)管道准备:首先要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接口要密封良好,对于焊接的管道,要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以保证焊缝质量。同时,在管道上要安装一些必要的附属设备,如浮力控制装置(在管道运输和初始定位时可能需要)和定位标记,方便施工过程中对管道位置进行追踪。
(2)定位与初始下沉:在施工场地,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对管道的铺设位置进行测量和定位。将管道吊运到预定位置后,开始利用高压水枪对管道下方的土层进行冲挖。初始阶段,冲挖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管道底部中心位置,使管道能够垂直下沉。在管道下沉一定深度(如 0.5 - 1 米)后,暂停冲挖,检查管道的位置和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3)冲挖与下沉控制:随着管道的下沉,逐渐扩大冲挖范围,向管道两侧延伸。冲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管道的平衡和稳定。通过控制高压水枪的冲挖速度和角度,以及起重设备的下放速度,使管道以均匀的速度下沉。例如,对于管径为 1 米左右的管道,下沉速度一般控制在 0.1 - 0.3 米 / 分钟。同时,利用泥浆泵及时抽离产生的泥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4)最终就位与检查:当管道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停止冲挖和下沉操作。对管道的最终位置进行检查,包括管道的水平位置、深度和接口情况等。可以使用水下探测设备(如水下摄像机、声呐等)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铺设质量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1)适用范围:冲沉土层铺管主要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土层,如淤泥、粉质粘土等。在一些河流、湖泊的浅水区以及近岸的海底区域(水深一般不超过 10 - 15 米)进行小型管道(管径一般在 1 - 2 米以下)铺设时较为常用。
(2)优点:这种铺管方法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是特别高,与一些大型的铺管船铺管或水底拖曳铺管方法相比,成本较低。而且在合适的土质条件下,可以快速地将管道铺设到地下,对周围环境的干扰相对较小。
(3)缺点:它对土质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在土质坚硬的地方,如岩石层或密实的砂卵石层,很难实施。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冲挖和下沉的速度,很容易导致管道倾斜、变形,甚至损坏。而且在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或水流较大的情况时,施工难度也会增加,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泥浆的处理和管道的下沉稳定性。